对不起,《大秦赋》我追晚了!
不得不说,刚刚看了第一集便欲罢不能。甚至,第一集我可以看两遍!
第一集中,恢弘壮阔的战争场面、气势磅礴的大秦古城、万马奔腾、万箭齐发,每一个场面都令人震撼,场面绝对不输同题材的国产大片。
据悉《大秦赋》用八年时间潜心打磨剧本,并斥巨资奔赴新疆乌尔禾直接在平地建造战时城池。
主创团队为了更好地展现壮美山河和先秦美学,设置场景达1000余处,并跨越5000多公里到新疆取景,在雪域高山、戈壁草滩等地方实地取景拍摄。
据考古证实,先秦时期城墙为夯土筑成,为此,剧组将都匀秦汉影视城所有墙体进行了大改造,力求将墙体外貌贴近历史记载,呈现更为原始的战国气质。
这一幕幕气势恢宏的场面不仅令人赞叹不绝,拍手叫好。
但是,与此同时一位频频出境的秦兵把我逗笑了!
What?这是天线宝宝吗?这造型配上两撇胡子的粗糙大汉,真的让人很想笑!
原本忍不住想要吐槽《大秦赋》的服化造型,没成想网上一搜“秦国人”,结果令我惊呆!
不比不知道,原来《大秦赋》的服饰与化妆不仅没有瞎扯,而且相当还原史实!
下面,我们就来细数《大秦赋》中哪些服化细节令你目瞪口呆!
剧中,秦国士兵的头顶顶着如同馒头大小的发揪。发揪被红色的头巾裹住立于头顶,真的丑爆了,而且有的发揪还歪立在头顶。
可是,你知道吗?古代的秦国人真的就这么"丑"。
你瞅,剧中的秦国士兵简直像一比一还原的秦兵马俑,就连身上穿的铠甲与跪地的姿势都极为相似。
原来,无论是士兵还是王公贵族,抑或是秦王,秦国男子都是束发为冠。男人重冠帽,女人重头饰,是当时的一个突出特点。
难怪发号施令的领兵将士头顶发揪较多,而小小的士兵只得一个歪发揪立于头顶。
我们再来比较下当时的女人头饰。
当时的女性,以发型来彰显她们身份的尊贵。贵妇们的发型都以盘发为主,发髻盘得越高,身份地位越高。
剧中,华阳夫人作为安国君宠妃,她的发髻就比不受宠的夏姬要高得多,也更加华丽。
而民间妇女大多流行平髻。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,髻上不梳裹加饰,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。
华阳夫人成为太后以后,这发髻高得可是无人能敌。
再来说说,当时女子的妆容。
化妆在现代很普遍,想必不少女孩子的化妆包里都装满了美妆神器,大街小巷可见化妆的漂亮女子。
但是,在当时的秦国只有宫中的嫔妃才有可能化妆。你瞅,秦国还引领过时尚的潮流,据说当时流行的“红妆翠眉”式的明艳装扮,发祥地就是秦宫。
“红妆翠眉”的妆容在现在也适用呀!何止引领当时潮流,简直是所有爱美女孩子的福音!
“红妆”指女子的盛妆,是说妇女妆饰多用红色。“白粉敷面、猩红眼妆”的妆容,是当时的主流审美,后来秦朝灭亡,这种审美一直影响到了汉朝乃至魏晋。
眼妆粉红,口红亮丽,是这部剧的一大特色。但当时化妆用的粉,多半是用米粉制成的。
感兴趣想尝试的小伙伴也可以试试效果如何。
《大秦赋》的精致不仅体现在剧中人物的妆容上,还体现在秦王宫里显贵君臣们的服饰上。
据悉,该剧造型团队为剧中各诸侯国、各阶层不同身份的角色设计和制作服装11000余套、盔甲4000余套,仅秦始皇嬴政一人的服装就多达80多套。
此外,《大秦赋》中嫔妃出场的服饰都是很亮眼的。
史料记载,秦代妃嫔夏天穿“浅黄藂罗衫”,披“浅黄银泥云披”,而配以芙蓉冠、五色花罗裙、五色罗小扇、泥金鞋,加以衬托。
再看《大秦赋》中各色妃嫔的装扮,绝对够雍容华贵了。
最后,《大秦赋》开播后有不少网友对于演员张鲁一出演嬴政感到不爽。
网友们认为张鲁一没有帝王气概,与其平常饰演的小人物形象十分不搭。
对此,专家们可以给予了相当科学有力的回答!
中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,《秦陵头骨之谜》节目竟然利用颅骨技术对秦始皇嬴政进行了头骨还原,还原后以电脑技术追溯秦始皇的长相。
结果,在一众演员中,张鲁一的长相与秦始皇的最为相符!
这个回答,你说科学不科学,简直无力反驳!
没想到,科学论证了秦始皇不仅不是传言中矮胖的四方大脸,而且高大帅气,还是瘦长脸高鼻梁。
因此,就外形而言,张鲁一绝对是饰演秦始皇嬴政的不二人选!
电视剧《大秦赋》播出过半,没想到一部电视剧中竟然有这么多的讲究。从场景、服化、选角都做到了尽量贴合历史。
作为史诗巨作,电视剧《大秦赋》共有78集,尽管播出过半后《大秦赋》的口碑略有下降,但是相信对剧作品质如此精益求精的制作团队定不会令我们失望。